第(1/3)页 再说杨导回去后,把何耀宗的剧本送到八一厂的一个编剧手里,让他看看,还特意叮嘱他先不要外传。 结果那个编剧看过后,太兴奋了,直接拉了关系好的导演讨论,那肯定是要看剧本的了。 然后剧本就被二人提交了上去,杨导的那个编剧朋友,兴奋过后才想起老友的叮嘱,忙给杨导打电话赔不是。 杨导自然不会跟他好言好语了,这都没经过作者同意就提交审核,不是电影人的作为,他们本身应该更尊重版权。 那个编剧被说的羞愧不已,问原著的作者在哪里,可否请到八一厂见一见。 杨洁来了个,“等着吧,人家可不一定愿意来。” “啊?为啥!” “人家在香江。” “那个剧本香江人写的?怎么会?” “人家去部队体验生活了。” “哦哦!,那你邀请一下,我觉得意犹未尽。” “行吧我试试。” 何耀宗接过电话,听了几句,便道:“杨导,您慢慢说,别生气,八一厂?提交上去了?” “对,不好意思,没经过你的同意。” “杨导,您别这么说,这不怪您,如果国内能拍也行,不过内容” “那边邀请你过来一趟,一点不改是不可能的,你亲自捉笔比较好。” “我考虑考虑。”何耀宗道。 挂了电话,何耀宗吃晚饭的时候对何雨柱和小满道。 “爸,妈,我想去内地一趟。” “什么事?”何雨柱道。 “杨导来的电话,她说她把我那个军旅剧本给她八一厂的一位老友看了,本意是想请教一下这类题材拍摄的可行性。没想到那位老友觉得本子基础很好,直接提交给厂里评审组了。” “然后呢?”何雨柱平静地问。 “然后,厂里内部评审通过了,认为题材积极,人物扎实,有拍摄价值。他们邀请我去八一厂,参与剧本的进一步修改工作,算是联合编剧。” 何雨柱沉吟片刻,问儿子:“你自己怎么想?” “我想去学习一下,毕竟香江拍不了军旅剧,没那个条件。” “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不过你去了以后跟你三叔说一声,版权问题,你要跟他们谈清楚,你哥最近忙别的事情帮不到你。” “好的,这次应该时间挺长的。” “那没关系,正好回去多陪陪你爷爷奶奶他们,八一制片厂就在四九城边上。” “好。” “还有一点我要提醒你,那不是普通的地方,规矩多,约束也多,不比在香江自由。去了,就得遵守那边的纪律和工作方式。” “我知道,部队我都待过,我觉得我没问题,不过文化公司这边就没人管了。” “文化公司本来就是给你们两兄弟练手的,不差这点时间。” “明白了。” 然后何耀宗给杨导去了个电话,,接受了邀请。 杨导让他回四九城联系她,何玉柱简单收拾了行李,就踏上了北上的旅程。 抵达四九城后,他直接回了九十五号院,何大清、陈兰香自然是很高兴了,有孙子回来陪。 何耀宗安顿好后就给杨导去了个电话,第二天就开着车拉着杨导一起去了八一厂。 何耀宗在八一厂的工作和生活就此展开。 厂里本来要给他安排了一间临时宿舍,他拒绝了,表示自己每天要回四九城陪家里的老人。 于是给他配发了出入证和一个工位。 他每天和编剧组的前辈们一起开会,讨论剧本的修改。 “耀宗同志,你这个新兵夜里想家偷偷哭的桥段,很真实,很好。但后面顶撞班长的处理方式,可以再斟酌一下,要更能体现部队纪律和战士的成长。”一位老编剧推着眼镜说。 何耀宗认真记下:“我明白了,我会改成班长私下耐心开导,而不是当众冲突。” “对,这样既保留了矛盾,又更积极向上。” 修改剧本是项磨人的工作,一字一句都要推敲。 何耀宗常常伏案到深夜,反复斟酌。 他感到压力,但也学到了很多在香江学不到的叙事技巧和分寸把握。 空闲时,他就会带着爷爷奶奶开车四处逛逛,当然还有他的三婶和小堂妹,主要是何雨鑫没时间。 龚雪对剧本很感兴趣,仔细问了问角色设定。 “耀宗,你这个女军医的角色,很有发挥空间。如果厂里决定拍,时间又合适,我可以试试。”龚雪温和地说。 何耀宗道:“我可以报上去,能不能进组,还得看三婶你自己!” “那没关系,角色本身就是凭本事争取的。” “行。” 回去后何耀宗又想起五婶周白鸽,那个带有几分飒爽之气女医生,本来就是他照着周白鸽写的,他特意给花城去了电话。 接电话的正是周白鸽,“耀宗啊,怎么是你打电话过来,是不是你爷爷奶奶那边有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