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厂区依山而建,规模不小,但许多建筑都显露出岁月的痕迹,墙上还保留着特殊年代的标语。 梅素昕带着厂领导班子早已在厂门口等候。 “何叔叔,满姨,一路辛苦了!”梅素昕迎上前,她身后那些厂领导们,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审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与疑虑。 何雨柱与他们一一握手,目光扫过这片颇具时代特色的厂区和面前这些面容朴实的干部、工人代表,心中已然有数。 这将是一场硬仗,不仅仅是商业谈判,更是观念与机制的碰撞。 在梅素昕的引导下,他们开始参观厂区。 巨大的车间里,老式的机床仍在轰鸣,工人们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专注地操作着。 技术骨干介绍起现有的设备和产品,如数家珍,却也掩不住面对先进技术潮流时的些许落寞。 参观完毕,在厂招待所的会议室里,双方坐了下来。 541厂这边,除了梅素昕和几位副厂长,还有党官员、工会主席以及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傅。 何雨柱没有绕圈子,开门见山:“梅厂长,各位领导,老师傅们。一路看来,贵厂的基础很好,工人兄弟们的技术功底扎实,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是令人敬佩。但是,恕我直言,现有的设备、产品和经营思路,很难适应即将到来的市场竞争。”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继续道:“我上次让素昕带回来的合作方案,可能听起来有些苛刻。但请大家理解,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只认实力和效益。我投入真金白银和先进技术,必须要确保它们能产生应有的价值,不仅让我有信心继续投入,更要让在座的每一位,以及厂里几千名职工和他们的家人,看到希望,得到实惠。”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机器声。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忍不住开口:“何老板,你说得在理。可这厂子是我们几代人奋斗出来的,一下子变成由外面说了算,我们这心里不得劲啊!” 工会主席也附和道:“是啊,何先生,职工们的安置问题,待遇问题,这些都是最实际的。” 何雨柱认真听着,等他们说完,才缓缓道:“老师傅的心情我理解。但请大家想一想,是守着过去的荣光,看着厂子一步步艰难,甚至最后可能关门大吉(九十年代该厂倒闭),让大家各奔东西好?还是壮士断腕,引入新的活水,让厂子焕发新生,让大家不仅能继续有工作,还能有更好的收入、更稳定的未来好?” 他目光炯炯:“关于职工安置,我再次承诺,新公司成立后,愿意留下的职工,我们全部接收,并进行新技能培训。待遇方面,初期保证不低于现有水平,随着效益提升,工资、奖金只会水涨船高!不愿意留下的,我们也会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合理的补偿。” 梅素昕适时开口:“何先生提出的合作,不是要吞掉我们,而是要带领我们闯出一条新路。大家去冀东、去粤省也看到了,黄河集团有这样的实力,也有这样的诚意!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改变,就错过这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会议一连开了好几天,争论、质疑、解释、权衡。 最终,当何雨柱明确表示,第一期投入不止一千万,并且将引入目前国际上也算先进的特种车辆改装技术和精密仪器生产线时,反对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 现实的困境与何雨柱描绘的蓝图,让大多数人意识到,这或许是541厂涅槃重生的最佳契机。 初步的合作意向总算艰难地达成了。 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双方团队后续进行更为繁琐的磋商,并上报主管部委批准。 何雨柱得知他们属于机械工业部后,愣了一下,这不是撞枪口上了么,早怎么没问,早知道这样根本不用这么麻烦。 他私下里对梅素昕道:“素昕你去四九城直接找你们部长这事肯定能成。” “何叔你怎么知道?” “这个你以后就知道了,记得直接找部长,别在中间那些环节耽误工夫。” “可我没那么容易见到他啊。” “你找他秘书,提黄河集团就行。” “啊,哦!何叔你跟部长秘书认识?” “这个.去了你就知道了。”何雨柱差点被这个侄女的憨直逗笑了。 临行前,梅素昕带着丈夫和两个孩子来送行,她的长子徐军,一个看起来有些腼腆却眼神清亮的小伙子,一直跟在母亲身后。 何雨柱想起梅素昕提过这孩子技校毕业,在厂里开数控机床,便随口问了一句:“小军,听你妈说你想出去看看?” 徐军没想到何雨柱会直接问他,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嗯,何爷爷,我想去看看外面的厂子是怎么干的。” 何雨柱欣赏这种有想法的年轻人,笑道:“行,等这边事情有点眉目了,让你妈安排,先去冀东或者粤省的厂子学习学习。” 徐军脸上立刻焕发出光彩,激动地看向母亲。梅素昕也笑了,推了儿子一把:“还不谢谢你何爷爷!” “谢谢何爷爷!” 车队驶离541厂区,后视镜里,梅素昕一家和厂领导们的身影渐渐变小,最终消失在黄土坡后。 回程的路并没有走原路,而是转道往西。 第(3/3)页